汉语词典

词语拼音注音意思解释
三线sān xiàn 1.我国根据国防需要,把地区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三线在后方,为支援前线的战略基地。 2.现多把领导干部因年龄或健康关系离职称为“退居三线”。
三香sān xiāng 1.三种香花。指梅花﹑水仙花﹑兰花。 2.三种香料。指椒﹑欓﹑姜。
三怨sān yuàn 1.三种招人怨恨的事。指爵高﹑官大﹑禄厚。 2.三种招人怨恨的行为。指凌人﹑诬人﹑掩人之善。
三k党sān Kdǎng 美国的一个右翼恐怖组织。三K是Ku Klux Klan (种族集团)的缩写。1866年成立于田纳西州。扬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常用绑架、屠杀、私刑等手段迫害黑人。党徒的姓名、身份以及组织机构保密。活动时,党徒身穿长袍,头戴只露两眼的头罩。曾两度被取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恢复活动。
三亡sān wáng 导致灭亡的三种祸端。
三斩sān zhǎn 古代的酷刑。先斩足,次斩腰,后斩首,谓之“三斩”。
三面罗sān miàn luó 见“三面网”。
三削sān xuē 古代天子对诸侯考绩,无功者即予削黜。一削地,二削爵,三削而地尽,合称三削。见汉班固《白虎通.考黜》。
三兵sān bīng 三种兵器。指矛﹑戟﹑钺。
三月三sān yuè sān 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内容不尽相同。壮族又称“歌仙节”,在这一天赶歌圩,举办歌会。侗族又称“花炮节”,以抢花炮、斗牛最具特色。在黎族,为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的节日。
三翟sān zhái 指古代后妃的三种祭服:袆衣﹑揄狄﹑阙狄。因服上分别以翚翟﹑摇翟图形为饰,故称。
三影sān yǐng 宋张先的别号。
三气sān qì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气。 2.指天﹑地﹑人之气。 3.道教语。指太阴﹑太阳﹑中和之气。 4.道教语。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气。 5.中医指六气中的第三气,即暑气,属于相火。
三都sān dōu 1.三个都城。春秋鲁三桓执政,皆建城拟于国都,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称三都。 2.三个都城。指战国赵﹑卫﹑魏三国的都城。 3.三个都城。东汉称雒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宛为南都,合称三都。 4.三个都城。指三国时的蜀都成都﹑吴都建业﹑魏都邺。 5.三个都城。指蜀之成都﹑广都﹑新都。
三内sān nèi 皇帝的居处称大内。唐代大内以太极宫为西内﹑大明宫为东内﹑兴庆宫为南内,合称三内。
三蜀sān shǔ 汉初分蜀郡置广汉郡,武帝时又分置犍为郡,合称三蜀。
三终sān zhōng 1.奏毕三章之乐,谓之“三终”。 2.唐代宴乡贡士时歌《鹿鸣》之章﹐故以“三终乐”特指《诗.小雅.鹿鸣》之章。
三柱里sān zhù lǐ 唐刘仁轨所居的里巷。因其子侄三人并授上柱国,故称。
三逆sān nì 1.指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 2.佛教语。指恶比丘提婆所犯五逆中的三大罪,即破和合僧(破坏寺庙僧众秩序)﹑伤佛﹑杀比丘尼。 3.指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清初,三人曾相继起兵反叛。
三物sān wù 1.犹三事。指六德﹑六行﹑六艺。 2.三种物类。指豕﹑犬﹑鸡。 3.三种。
三育sān yù 德育﹑智育﹑体育的合称。
三惊sān jīng 古代用兵,三度耀威示武使敌惊惧,谓之“三惊”。
三炎sān yán 三夏。
三后sān hòu 1.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
三陟sān zhì 1.《诗.周南.卷耳》有“陟彼崔嵬,我马虺隤”﹑“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陟彼砠矣,我马瘏矣”三句,故后人合称“三陟”,形容旅途辛劳。 2.三次升官。
三生愿sān shēng yuàn 指世世结为夫妇的愿望。
三制sān zhì 1.指国力的强﹑弱﹑中三种等级。 2.三篇敕命文书。
三业sān yè 1.佛教语。指身业﹑口业﹑意业。佛教认为造业将引生种种果报。 2.佛教语。指善业﹑恶业和无记业(即非善非恶之业)。
三田sān tián 1.古时天子﹑诸侯每年三次田猎,称为三田。 2.道家谓两眉间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脐下为下丹田,合称三丹田或三田。
三重sān chóng 1.三种隆重的礼仪。指祭祀仪式中献用祼﹑声用升歌﹑舞用《武宿夜》。 2.三种隆重的礼仪。指夏﹑商﹑周三王之礼。
三宿恋sān xiǔ liàn 佛教语。《后汉书.襄楷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李贤注:“言浮屠之人寄桑下者,不经三宿便即移去,示无爱恋之心也。”后因以“三宿恋”指对世俗的爱恋之情。
三馆sān guǎn 1.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开钦贤﹑翘材﹑接士三馆,收罗人材。《西京杂记》卷四:“平津侯(公孙弘)自以布衣为宰相,乃开东合,营客馆,以招天下士。其一曰钦贤馆,以待大贤;次曰翘材贤,以待大才;次曰接士馆,以待国士。” 2.唐有弘文(亦称昭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书﹑校书﹑修史等事项。宋因
三七sān qī 又名“田三七”、“参三七”。多年生草本。其根为中药。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能。可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
三黄sān huáng 即三簧锁。
三马sān mǎ 1.指北齐马子结三兄弟。 2.三枚筹马。马,投壶时用的筹子。 3.复姓。见明王鏊《震泽长语.姓氏》。
三乌sān wū 复姓。汉有三乌群。见《通志.氏族三》。
三朔sān shuò 指农历正月初一。
三鱼sān yú 东汉杨震居湖城,有冠雀衔三条鳣鱼飞集讲堂前,当时视为吉兆。《隶释.太尉杨震碑》:“至德通洞﹐天爵不应﹐贻我三鱼﹐以章懿德。”后以“三鱼”为位至三公之典。参见“三鳣”。
三通sān tòng 唐杜佑《通典》﹑宋郑樵《通志》﹑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合称。
三牙sān yá 1.指三岁的牲口。 2.犹三丫。
三俎sān zǔ 指猪﹑鱼﹑肉脯。
三要sān yào 1.三个重要方面。 2.道家谓耳﹑目﹑口为三要。
三素sān sù 1.道教指三元君。 2.即三素云。亦泛指各色云烟。
三珠sān zhū 1.“三珠树”的略语。 2.比喻杰出的三兄弟。 3.“三珠符”的略语。
三率sān shuài 晋代皇宫所置宿卫有“三率”之称,指中卫率﹑左卫率﹑右卫率。
恶丈夫è zhàng fū 丑陋的汉子。
石丈人shí zhàng rén 1.指园林中之峭壁。 2.指砚。
一丈乌yī zhàng wū 五代梁太祖所乘乌马名。《旧五代史.梁书.寇彦卿传》:“太祖有所乘乌马,号‘一丈乌’,尝以赐彦卿。”后泛指一种良马。
函丈hán zhàng 古代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以称讲席,引申为对前辈学者或师长的敬称:函丈或陈,殆为虚器|伏希函丈裁之。
石丈shí zhàng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米芾诙谐好奇……知无为军,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后用为奇石的代称。
我丈wǒ zhàng 对老人的亲切称呼。
寻丈xún zhàng 泛指八尺到一丈之间的长度。
丈人zhàng rén ㄓㄤˋ ㄖㄣˊ1.古时对老人的尊称。 2.家长;主人。 3.岳父。 4.对亲戚长辈的通称。 5.指丈夫。 6.星名。属井宿。
丈丈zhàng zhàng 对尊长的敬称。
上下水shàng xià shuǐ 指上水道和下水道。如:那幢老楼的上下水又出毛病了。
林下人lín xià rén 指出家之人。林,退隐之地,喻寺院。
林下意lín xià yì 归隐之心。
花下子huā xià zǐ 指新婚第一夜时怀孕而生下的孩子。
上下文shàng xià wén 谓文章中与某一文句相连的前文和后文。 书面语言环境
一下子yī xià zǐ ㄧ ㄒㄧㄚˋ ㄗㄧˇ见“一下”。

字典查询

拼音查字偏旁部首笔画查字汉字结构汉字拆字

热门组词

春组词夏组词秋组词冬组词鼠组词牛组词虎组词兔组词龙组词蛇组词马组词羊组词猴组词鸡组词狗组词猪组词狼组词熊组词猫组词

成语查询

联合式成语主谓式成语动宾式成语偏正式成语紧缩式成语连动式成语补充式成语复句式成语复杂式成语贬义成语中性成语褒义成语一般成语常用成语当代成语近代成语古代成语

诗词查询

诗词分类诗人大全诗词名句诗词大全宋词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乐府

其他查询

反义词近义词文学典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10-2025 政法成语网www.jcedu.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2022002761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