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的成语故事

2020-12-13 10:31:55  阅读 116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这是一个关于焚书坑儒的成语故事,焚书坑儒的成语故事的典故出字中国成语辞典,文章中包括焚书坑儒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详细介绍了焚书坑儒的内容和意义。

焚书坑儒的成语故事

公元前213年,有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席庆贺打败匈奴等少民族的大喜事。文武官员全出席了。有七十个在学术思想上有名望有地位的博士,也参加了这次宴会。在宴会上博士的领袖周青臣举杯颂扬秦始皇的功德。秦始皇听了周青臣的颂扬,连连夸奖周青臣道:“说得好!说得好!”,可是这番颂扬却触怒了另一些满脑子旧思想的博士们,有一个叫淳于越的博士,他听周青臣说分封制不好,郡县制好,心里十分难过。便急忙对秦始皇说:“陛下!我听别人说,殷周两代的国王传了一千多年,他们分封子弟功臣做诸侯,那个制度本来就很好。”,淳于越重提分封的事情,秦始皇听了心里很是厌烦。他叫大家再议论议论,看看究竟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好。这时已经任丞相的李斯反对淳于越的谬论,并建议;史官所藏的书籍,凡属不是秦国的历史,全都拿来烧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收藏的《诗经》、《尚书》,而是私家收藏的一类书籍,一律焚烧掉,杜绝混乱思想的根源。 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其具体办法是:除了那些讲医药、占卜、种树一类的书以外凡不是秦国史官所记的历史书,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间所藏的《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在命令下达三十天之内,都要缴到地方官那里去烧掉。 秦始皇下令焚书,使得许多读书人非常反感,不仅那些有旧思想的人反对他的暴行,连一些在朝廷里享受着高官厚禄的博士,也在暗地里议论。秦始皇听说读书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有的还逃走了,十分生气,决定狠狠惩治他们。于是下令查办那些在背后诽谤他的读书人。也不详细审问,查证核实,就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了个大坑,把他们全部都活埋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目的是想统一思想,压制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和言论,但他的做法太过分了,太残暴了。焚书,既毁灭了秦以前长期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坑儒,又杀害了许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秦始皇是一个完成伟大统一事业的了不起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对人民实行残暴统治的皇帝。

焚书坑儒成语相关内容

成语语目 焚书坑儒

成语拼音 [ fén shū kēng rú ]

成语意义

焚书坑儒,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

成语例句

秦始皇时期,嬴政实施暴政,~,毁坏了大量文学典籍。

成语释义

拼音: fén shū kēng rú

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 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成语详解

  • 【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 【出自】: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 【示例】:满清入主中原,焚书坑儒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
    ◎梁斌《红旗谱》四二
  • 【语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

  • 历史已经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作出了公正的评论。
  • 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 秦始皇时期,嬴政实施暴政,焚书坑儒,毁坏了大量文学典籍。
  • 卖国政府焚书坑儒,大肆杀害爱国学子。

近 义 词

[ 焚典坑儒 ]

反 义 词

很抱歉,暂无焚书坑儒的反义词。

成语出处

汉·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汉书·地理志下》:“并六国;称皇帝;负力怙威;燔书坑儒;自任私智。”

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 不拘一格 ][ 信马由缰 ][ 古道热肠 ][ 呼之欲出 ][ 如法炮制 ][ 张皇失措 ]

以上内容是焚书坑儒的成语故事,由成语故事大全网为您整理的焚书坑儒成语故事的典故希望你能够喜欢,并能够通过文章内容更深入理解焚书坑儒的内容和意义。

本文地址:https://www.jcedu.net.cn/gushi/GS4cDW6.html
版权声明:本文收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E-mail联系 www.jcedu.net.cn 站长!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