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行逆施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楚国大臣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逃到吴国,发誓要为父兄报仇。后来,伍子胥率领吴军攻破楚国首都郢。那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还不肯罢休,他挖出楚平王的尸体,狠狠地鞭打了三百下,总算解了心中之恨。他的好朋友申包胥看到伍子胥为报私仇而把自己的祖国灭了,还要在死人身上出气,就派人去对他说:“亏你还是楚国人,你太过分了!”伍子胥对来人说:“我已经老了,日子有限,我急于报仇,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做这样违背常理的事!”
倒行逆施成语相关内容
成语语目 倒行逆施
成语拼音 [ dào xíng nì shī ]
成语意义
倒行逆施是现代成语,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成语例句
一切违反人民意愿的~,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成语释义
拼音: dào xíng nì shī
《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成语详解
- 【解释】: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 【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 【示例】:在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疏解和抗议都无用,压迫者是可以任所欲为,倒行逆施的。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离渝前的政治形势》 -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
- 为政者倒行逆施,最后总是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 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只能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和反击。
- 这个倒行逆施的暴君终于被送上了历史的断头台。
- 然而这样的权力集中正在犯一个倒行逆施的错误。
- 自作孽不可活,像这般倒行逆施的恶徒,必遭法律制裁。
- 他在任时的倒行逆施,导致他今日的失败。
- 赌场钱财的分配使这些法律变得倒行逆施。
- 像他这样倒行逆施,违背天理,真不怕遗臭万年?
- 为政者若是倒行逆施,必将受到人民唾弃。
- 他平日倒行逆施,作恶多端,一定会遭到报应。
- 这个倒行逆施的政权,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统治地位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地步。
- 一切违反人民意愿的倒行逆施,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 倒行逆施者必定不得人心。
- 战争狂人倒行逆施,到头来总是玩火自焚,自食恶果。
- 反动政府一味倒行逆施,已是日暮途穷,很快就要垮台了。
- 在数字领域,事情常会倒行逆施。
近 义 词
[ 横行霸道 ][ 为非作歹 ][ 无恶不作 ][ 左书右息 ][ 胡作非为 ][ 逆行倒施 ][ 本末倒置 ][ 逆施倒行 ][ 大逆不道 ]
反 义 词
[ 三从四德 ][ 不破不立 ][ 嘉言善行 ][ 因势利导 ][ 顺理成章 ][ 惩恶扬善 ][ 正道直行 ]
成语出处
《史记·伍子胥传》:“吾日暮涂(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 本末倒置 ][ 水到渠成 ][ 瓜熟蒂落 ][ 翻箱倒笼 ][ 迎刃而解 ][ 顺理成章 ]
以上内容是倒行逆施的成语故事,由成语故事大全网为您整理的倒行逆施成语故事的典故希望你能够喜欢,并能够通过文章内容更深入理解倒行逆施的内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