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

2020-12-13 11:00:35  阅读 113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这是一个关于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的典故出字中国成语辞典,文章中包括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及解释,详细介绍了打草惊蛇的内容和意义。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接受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接受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己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么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可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

打草惊蛇成语相关内容

成语语目 打草惊蛇

成语拼音 [ dǎ cǎo jīng shé ]

成语意义

打草惊蛇,现代汉语成语,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一,作为谋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成语例句

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

成语释义

拼音: dǎ cǎo jīng shé

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成语详解

  • 【解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 【出自】: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 【示例】: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九回
  •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多用于否定句

成语造句

近 义 词

[ 顾此失彼 ][ 操之过急 ][ 风吹草动 ][ 急功近利 ][ 打草蛇惊 ][ 因小失大 ]

反 义 词

[ 引蛇出洞 ][ 纹丝不动 ][ 敲山震虎 ][ 欲擒故纵 ]

成语出处

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 弓影杯蛇 ][ 打凤牢龙 ][ 稳打稳扎 ]

以上内容是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由成语故事大全网为您整理的打草惊蛇成语故事的典故希望你能够喜欢,并能够通过文章内容更深入理解打草惊蛇的内容和意义。

本文地址:https://www.jcedu.net.cn/gushi/GSRDcy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收录于网络,如有侵权请E-mail联系 www.jcedu.net.cn 站长!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