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篱下的成语故事
在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有个名叫张融的读书人,是长史张畅的儿子、郎中张纬的孙子。他生性怪僻,举止奇特。张融虽然身材矮小,面貌丑陋,但走路的时候却喜欢昂首挺胸,旁若无人,而且他反应机敏,对别人的提问常常对答如流。 南齐太祖萧道成在没有做皇帝的时候,就很欣赏张融的才学和品格。张融能言善辩,讲话幽默。有一次张融请假回乡,萧道成问他家住在哪里。张融回答说:“我住在陆地上但不是房屋里,住在船上但不是水上。”萧道成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就问张融的亲戚张绪。张绪告诉皇上说:“张融家住在东山附近,没有固定的住处。暂且将一只小船牵上岸边,全家人住在里面。”萧道成听了哈哈大笑。还有一次,萧道成曾当面答应授任张融为司徒长史,然而却很长时间没有正式下诏书。一天,张融骑着一匹瘦得可怜的马上下朝。萧道成看见了就问他:“你的这匹马怎么这么瘦啊?你每天给它多少饲料?”张融回答说:“我答应喂它一石粟,可是我并没有真的喂给它啊!”萧道成明白了张融的意思,随即正式下诏授任张融为司徒长史。 有一次,萧道成与张融探讨书法。萧道成说:“你的书法已经颇有骨力,但还缺少二王的法度。”张融回答说:“陛下不应该说我缺少二王的法度,应说二王缺少我的法度。”在写文章方面,张融也主张要有独创性,要有自己的风格。他在《门律自序》中写道:“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写文章应当像孔子删编《诗》、《书》,制定《礼》、《乐》那样,发扬自己的创造性,为什么要模仿别人,像鸟雀那样寄居在人家的篱笆下面呢?”
寄人篱下成语相关内容
成语语目 寄人篱下
成语拼音 [ jì rén lí xià ]
成语意义
泛意是指居住在别人家里、依附着他人生活。现在社会衍生的另一种意思指地位低于别人、在别人的管辖或者手下过活。用以比喻需要依托别人的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生活。
成语例句
长期~的生活使她养成委曲求全的性格。
成语释义
拼音: jì rén lí xià
《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原指写诗作文因袭他人。后转指在别人的势力庇护之下或依附别人过活。寄:依附。篱:篱笆。
成语详解
- 【解释】:寄:依附。依附于他人篱笆下。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 【出自】:《南史·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 【示例】:鲁想到自己从前在山东省里的时候,虽靠姊夫的光当了文案,然而终是寄人篱下。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
- 自从父母双亡后,他就过著寄人篱下的生活。
- 我虽是寄人篱下,但姑父母对我都很好。
- 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微微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 也许是寄人篱下久了,养成她自卑懦弱的个性。
- 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养成委曲求全的性格。
- 寄人篱下的生活真不是滋味。
- 我如今寄人篱下,凡事都得忍气吞声。
- 我们寄人篱下,也只好俯仰由人了。
- 她每次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委屈,就伤心掉泪。
- 身居别人家,无论条件怎样优越,都不免有一种寄人篱下之感。
- 借住朋友家多年,这对小夫妻终于租了栋小公寓,脱离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 自从父母双亡后,他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 林黛玉长期寄人篱下,所以造就了她忧郁孤傲的性格。
- 我寧可住在这破茅草屋中,也不愿去寄人篱下,看人脸色过日子。
近 义 词
[ 俯仰由人 ][ 傍人门户 ][ 寄人檐下 ][ 仰人鼻息 ][ 依人篱下 ][ 依人作嫁 ]
反 义 词
[ 独立自主 ][ 自食其力 ][ 自力更生 ][ 自立门庭 ][ 白手起家 ][ 自立门户 ]
成语出处
《南齐书·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成语接龙
相关成语
[ 不劳而获 ][ 为人作嫁 ][ 仰人鼻息 ][ 依人篱下 ][ 俯仰由人 ][ 劳而无功 ]
以上内容是寄人篱下的成语故事,由成语故事大全网为您整理的寄人篱下成语故事的典故希望你能够喜欢,并能够通过文章内容更深入理解寄人篱下的内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