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望龄
(明代)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人物生平
陶望龄,明南京礼部尚书陶承学之三子,榜眼陶大临的侄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陶望龄少有文名,5岁时有人出上联“中举中进士,”他应声对道:“希贤希圣人。”7岁时,父亲任职河南,全家行到半途,母亲因事拟返乡。母亲问陶望龄:“从父耶?从母耶?”他拱手答道:“男子固宜从父。”遂与父行。9岁时,他经常与其兄“匡坐终日”,相互问答,谁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皆世外语”。陶望龄17岁补邑弟子员,遂致力于古文辞,“搜讨百氏,力追先秦,广涉各书”。19岁与学者商周祚之孙女结婚,燕尔之初,仍然每日读书作文。浙江督学林景庸读了陶望龄的文章后,评价极高,特给予禀生待遇。
陶望龄于万历十三年(1585)考中乡试第二名。四年后会试第一,殿试第三,与董其昌、袁可立为同年,授翰林编修。万历二十三年(1595)三月,被内阁提名充任正史纂修官,与焦竑、袁伯修、黄平倩共同研究性理之学,尤其痴迷王阳明的学说。他久在翰林,以清新自持被推为诗文之首。万历三十三年(1605)十月,升为国子监祭酒。
宰辅沈一贯以“妖书”之事,欲陷害礼部尚书郭正域。事发紧急,陶望龄与状元唐文献,同僚杨道宾、周如砥一同来见沈一贯,正色责以大义,并愿弃官与郭尚书同死,在众官员的救护下,郭正域的案情才得到缓解。
陶望龄曾上《正纪纲》之疏,内中言道:“大臣所是,小臣所非,相援相讦,以成曹耦。下以非法争法,上以烦言止言。一议反复,而数月未定;一语纠结,而累牍不止。则大臣与小臣不交。”指出内阁重臣与朝廷众臣之间互相缺乏沟通的四种弊端,造成“精神不运,而问纪纲。纪纲不调,而问风俗。马不进而策车,御不役而咎马。”的怪现象。可惜他关系国计民生,切中时弊的奏章,并未受到重视。陶望龄还上疏议论边防之事,同样未被采纳。
万历二十四年(1596),陶望龄请假回乡,袁宏道正任江苏吴县县令,陶望龄特慕名前去拜访,两人长谈三日,引为知交。次年,袁中郎辞官来到绍兴,与陶望龄同游越中山水,对绍兴的奇山、怪石、秀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写了不少有名的诗句,使绍兴山水名扬天下。有一天晚上,袁宏道在陶望龄家随意抽取书架上的书,拿到《阙编》诗一卷,纸张印术俱劣,而且都被煤烟熏黑了,但袁宏道在灯下读了没几首,就惊讶地跳了起来,忙问陶:“这《阙编》诗的作者是谁?是古人?还是今人?”陶说:“这是我的同乡徐渭(字文长)先生写的。”于是两人一起在灯下读诗,读了就叫好,叫好之后再读,入睡的童仆都被他俩吵醒了。在袁宏道的鼓励下,陶望龄花很大力气,将著名画家徐渭散佚的作品搜集整理,编成了长达三十卷的《徐文长集》。
陶望龄的诗文
五云山前盘古树,曾见前朝老谢敷。六寺钟声何处尽,僧残惟有粥呼鱼。
笋天已过麦地瘦,一饭山厨鲑菜无。青鞋布袜客何意,担水揭揭来浇蔬。
夏首新热叶气蒸,细路危桥得幽悄。桤树成林已快人,况有鸣泉覆深筱。
松髯石发雅能净,竹稚鸟雏怜最小。何时一床卧僧阁,饱听凌晨醒来鸟。
榴娇乍赪颊,柳暗初流汁。湖南去饭牛,饭饱牛耳湿。
炎景困腾腾,嘉宾来得得。同欣节物换,再叹流光急。
艾叶巧成虎,沉香微吐鸭。开轩去屏障,独许庭花幂。
越酒苦醲酽,盏落珊瑚赤。家传苏氏方,颇类吴中白。
岂徒侧君弁,欢赏行堕帻。连槽泻春溜,几夜糟床泣。
瓶罍幸未耻,杯勺岂愁缺。主人不自谋,酝美真为客。
莫厌园蔬贫,明朝肯来集。
吾闻嵇阮俦,颓然嗜米汁。呼酒如救焚,五斗未曾湿。
清言多妙理,往往酣中得。不知三闾公,沉湘有底急。
有如云间鹄,而视池中鸭。覆载岂不宏,愁人眼空幂。
园芳延令节,安石榴花赤。秫米煮菰青,菖蒲兼酒白。
酒为濡吾唇,花以华我帻。行从渔父歌,一吊孤累泣。
醒魂老更苦,浇酒箴其缺。今日良宴会,坐有千里客。
愿客醉勿醒,醒后忧来集。
灵洞积阴晦,火烈不得扬。一炬才照身,有似秋萤光。
神幽意多危,群客悄不狂。相牵隧道穷,砑尔开堂皇。
石髓结还滴,蝙蝠鸣且翔。布席通穴口,投身引其吭。
要当蛇蚓行,恐逼蛟龙藏。勇夫三四人,老僧启前行。
还言所历殊,一一仙人房。其下流清泉,其上安桥梁。
蹊岭突高下,尻背时低昂。火烛黯欲尽,窔奥安可量。
尝闻长老说,有衲来何方。折松为明灯,腰包裹糇粮。
持咒禁妖怪,表涂留秕糠。猛志忽地险,深探遍灵乡。
顶上摇橹声,依稀是钱塘。与君凡境居,安知仙路长。
生平食字饱,渴饮松煤汁。共压强韵诗,思苦笔未湿。
纷如舟竞渡,红锦志先得。胜事出危险,好语生迫急。
每爱孟东野,铜斗夸射鸭。虽无壮士怀,幽韵写蒙幂。
飞情高鸟堕,洗恨游鲂赤。不独吟者劳,闻歌已头白。
伊余亦何事,肩耸发去帻。胡不日中眠,强效寒虫泣。
灵均去我久,风雅道渐缺。我欲拜低头,谁是词坛客。
何当唤韩孟,去作城南集。
介卢晓牛鸣,冶长谙雀哕。吾愿天耳通,达此音声类。
群鱼泣妻妾,鸡骛呼弟妹。不独死可哀,生离亦多嘅。
闽语既嘤咿,吴听了难会。宁闻闽人肉,忍作吴人脍。
可怜登陆鱼,皦喁向人谇。人曰鱼口喑,鱼言人耳背。
何当破网罗,施之以无畏。
从事愁见拘,波臣苦遭荡。蝈氏群处囊,悲鸣更相仗。
寄书已成悔,见梦徒增妄。数钱赎尔至,缚解羁囚放。
困极势未遒,苏余气仍壮。衔恩未忍去,故作三回望。
何方绝网钓,何去保无恙。感激见深衷,迟疑抱遐怅。
赠尔金口言,努力此回向。耨水具功德,莲花好安养。
微施岂怀报,往矣慎波浪。群蛙犹有情,鼓吹西窗傍。
昔有二勇者,操刃相与酤。曰子我肉也,奚更求肉乎。
互割还互啖,彼尽我亦枯。食彼同自食,举世嗤其愚。
还语血食人,有以异此无。
吾闻丰坊生,赤章咒蚤虱。蚤虱食几何,讨捕况已酷。
借问坊食者,还当咒坊不。弘恕圣所称,斯言非佞佛。